美版碳關稅法草案捲土重來,稅率最高200%,點名中俄高碳排產品對美國工人不公平

2025-04-21 【CSR@天下 - 文.編譯/王茜穎】https://csr.cw.com.tw/article/44123

   美版碳關稅提案人是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卡西迪(Bill Cassidy)。
(圖片來源: Shutterstock )

2023年首次提出未果,2025年4月,美版碳關稅跳上川普2.0貿易關稅列車,披掛美國優先大旗,再度闖關。一旦通過,對台灣有何影響?


川普掀起的關稅風暴,可能還有續集。

美版碳關稅提案《外國污染費法案》(Foreign Pollution Fee Act,FPFA)2025年4月捲土重來,希望搭上川普的關稅順風車。一旦通過,首當其衝的是中國、越南、俄羅斯的鋼鐵、鋁、水泥、化肥、太陽能、電池組件等高排放產品,最高可面臨200%的碳關稅,台灣最高亦有100%。


該提案開宗明義:「為美國工人和製造商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,確保中國和其他外國敵對勢力不能利用薄弱的環境標準、執行不力或違規行為在全球貿易中獲得不公平的優勢。」


「美國優先」新戰場:碳關稅草案回歸,劍指中國等高排放國家

​提案人是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卡西迪(Bill Cassidy),推了多年未果,這次他將氣候法案翻新,換上「美國優先」的新裝,主打該提案能一舉實現氣候、國安、經濟和能源安全,除了吸引氣候倡議者,還希望拉攏保守派,尤其是對中鷹派的支持,其共同提案人南卡參議員葛瑞姆(Lindsey Graham)即是其一。

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卡西迪(Bill Cassidy)將氣候法案翻新,換上「美國優先」的新裝,主打該提案能一舉實現氣候、國安、經濟和能源安全。
圖片來源/Shutterstock


為此,新版提案做出幾項重大更新:

一、保護美國本土製造業和勞工,美國企業免徵,僅對進口商品依「污染強度」課徵關稅。污染排放量涵蓋了二氧化碳、氫氟碳化物、甲烷、一氧化二氮、全氟化碳、六氟化硫等。

二、擴大適用範圍,對象包括鋼、鐵、鋁、水泥、玻璃、化肥、氫能、太陽能與電池組件等產業。但放過原油、天然氣等石化產品。

三、三級收費制:進口商品排放量超過美國本土同類產品10%以內可免徵;超過10%,則分三級收費,污染越高、關稅越重,最高課徵100%。

  • 第一級(輕度污染者):超過10%~20%,費率5%至25%
  • 第二級(高度污染者):超過20%~200%,費率25%至80%第三級(最重度污染者):超過200%,費率80%起跳,每超過1%再加徵1%,最高費率為100%。

四、但有些例外,得加重費率。

例外一:來自「非市場經濟」國家或「受關注的外國實體」(foreign entity of concern)製造產品,如中國、俄羅斯,費率最高可翻4倍

例外二:初次申請時,針對特定國家的適用產業預設不同費率。以台灣為例,台製鋼鐵、鋁和太陽能產品擬課100%,電池組件69%,水泥、玻璃產品51%,化肥、氫則課53%


具體美國HTS 編碼請詳草案內容。圖片來源/《外國污染費法案》草案

Paragraph (4) (5) 鋼鐵

Paragraph (1) 鋁

Paragraph (2) 鋁

Paragraph (3) (6) (8) 水泥、玻璃

Paragraph (7) (9) 化肥、氫

Paragraph (10) 太陽能

Paragraph (11) 電池組件


根據該法案,美國製造商為符合聯邦環境法規,每年須支付高達4,000億美元的成本。



該法案特別點名中、俄兩國,指出同類產品,中國製的平均碳排量為美國製的3倍,俄羅斯製更高達美國的5倍,讓高碳排國家的製造商擁有不公平的成本優勢。並且,直指中國是最大受惠者,美國過去20年流失的500萬個工作機會,有一半都被歸咎於不斷擴大的對中貿易逆差。


因此,該法案除了對中俄等國課高額碳關稅之外,在時程上也不留情,當其他開發中國家都有一段寬限期時,中俄兩國卻是直接上。


該法案希望能復甦美國製造業,與中國競爭,並降低對中國等敵對國家的依賴。同時,希望能抓住高碳排國家產業轉型的機會,輸出自家產品、原料和技術,擴大美國的出口市場。


出口什麼?自然是碳移除產品、服務和技術


投資碳捕捉、耐久性碳移除,可減免碳關稅

該法案給了企業兩種減免碳關稅的選擇:在廠區安裝碳捕捉與封存設施(CCUS),或是採購耐久性移除型碳權,如直接空氣捕捉(DAC)、海洋碳移除等技術。而且,只限源自美國或盟國的碳權,明確排除中國等「受關注的外國實體」的碳權。


一旦通過,預期將為碳捕捉和碳移除新創注入資金活水。


根據E&E新聞,該法案有望被一起打包進預算協調法案裡,或是納入修正案。非營利組織 Ceres 聯邦政策資深主管 Zach Friedman分析,如今共和黨全面執政、政府亟需開源、加上川普的關稅執念,讓現在成為推過《外國污染費》立法的黃金時機。

資料來源:


新聞來源:

1. 2025-04-21 【CSR@天下 - 文.編譯/王茜穎】https://csr.cw.com.tw/article/44123

登入 發表評論
元植永續小教室 Vol.9|台灣113年度電力排碳係數公布:0.474 公斤 CO₂e/度,較去年微幅下降